首页 股票行情文章正文

钜泉科技陨落:科创板明星企业业绩暴跌,上市圈钱游戏何时休?

股票行情 2025年04月20日 02:59 23 author

钜泉科技的“失速”:科创板光环下的业绩滑坡

营收净利双降:昔日明星企业的困境

钜泉科技,这颗曾经在上交所科创板冉冉升起的新星,如今的光芒似乎正在黯淡。2024年,这家公司交出了一份并不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营收5.92亿元,同比下降1.85%;净利润更是大幅缩水,同比下降高达28.79%,仅为9359.36万元。更令人担忧的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是惨不忍睹,暴跌42.00%,仅剩下5254.67万元。这赤裸裸的数据,无疑是对其经营状况的严峻警告。要知道,科创板的企业,本该是创新驱动的典范,业绩的高增长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如今,营收停滞不前,利润大幅下滑,不禁让人质疑,这家公司到底怎么了?是技术遇到了瓶颈?还是市场策略出现了偏差?亦或是管理层出现了问题?

更让人感到一丝寒意的是,进入2025年,钜泉科技的颓势似乎并未得到有效遏制。一季度报告显示,营收同比再次下降3.86%,净利润更是腰斩过半,暴跌53.45%。如果说2024年的业绩下滑还情有可原,那么2025年一季度的持续恶化,则无疑敲响了警钟。这意味着,钜泉科技并非遭遇了短期的市场波动,而是可能面临着更为深层次的经营困境。

现金流的“虚假繁荣”:掩盖不住的颓势

然而,如果我们只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似乎又会产生一种“虚假繁荣”的错觉。2024年,该指标同比增长了120.69%,达到了1.01亿元。但是,这种增长真的意味着公司经营状况的好转吗?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种饮鸩止渴的行为。现金流的增长,很可能是通过收缩投资、延迟付款等方式实现的,而这些短期手段,最终会损害公司的长期发展。

此外,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竟然为-3258.27万元,与上年同期的1081.08万元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这说明,钜泉科技的现金流状况已经亮起了红灯。如果不能尽快改善,公司很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因此,我们不能被表面的现金流数据所迷惑,而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才能真正看清钜泉科技的真实状况。

上市圈钱的“游戏”:谁是真正的赢家?

超募资金的去向:画饼充饥的承诺?

回想起钜泉科技2022年在科创板的上市,那场面可谓风光无限。发行价高达115元/股,募集资金总额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6.56亿元。然而,仔细翻阅其招股书,我们却发现,公司原本计划募集的资金仅仅是5.11亿元,实际超募了9.81亿元!这多出来的钱,到底该怎么用?

钜泉科技给出的答案是,用于双芯模组化智能电表之计量芯和管理芯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智能电网双模通信SoC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这些项目听起来都很高大上,但实际上,有多少能够真正落地?又有多少能够转化为实际的利润?在我看来,这些更像是为了吸引投资者而画下的一个个“大饼”。毕竟,对于一家科技公司来说,研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研发投入过多,而未能产生相应的效益,反而会拖累公司的业绩。而补充流动资金,更像是一种无奈之举,似乎暗示着公司在经营方面遇到了困难。

高额发行费:券商的盛宴,股民的买单?

除了超募资金的去向令人担忧之外,钜泉科技的发行费用也高得惊人。总计1.64亿元的发行费用中,国金证券作为保荐机构,独揽了1.35亿元的保荐承销费用。这简直是一场券商的盛宴!

我们不禁要问,这些高额的发行费用,到底值不值?国金证券到底为钜泉科技的上市提供了多少实质性的帮助?在我看来,这些费用更像是一种“通道费”,只要能够成功将企业送上科创板,券商就能从中抽取巨额利润。而最终为这些高额费用买单的,却是广大的股民。他们怀着对科创板的憧憬,买入了钜泉科技的股票,却没想到,自己成为了券商的“提款机”。

破发阴影:科创板的“价值”几何?

更令人唏嘘的是,钜泉科技上市不久,就跌破了发行价,至今仍未摆脱破发的阴影。这无疑是对科创板“价值”的巨大讽刺。科创板设立的初衷,是为了支持那些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科技企业,但如今,却沦为了一个“圈钱”的工具。

很多企业,打着“科创”的旗号,利用各种手段包装自己,以高估值上市,然后通过各种资本运作,套取股民的钱财。而一旦上市后,业绩不佳,股价下跌,最终受损的还是那些相信科创板的投资者。因此,我们必须对科创板保持警惕,不能盲目追捧,而要认真分析企业的真实价值,才能避免成为资本市场的“韭菜”。

分红与转增:一场数字游戏?

慷慨分红的背后:真金白银还是数字游戏?

钜泉科技并非没有回馈投资者。在2022年和2023年,公司都进行了利润分配,尤其是2023年,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元(含税),分红总额高达6681.6万元,占当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0.84%。这看起来相当慷慨,但仔细分析,却发现其中隐藏着一些“猫腻”。

首先,分红的比例虽然较高,但考虑到公司上市时募集了大量的资金,以及后续的经营状况,这样的分红力度是否真的合理?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种“公关手段”,为了稳定股价,吸引投资者,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协。其次,分红的资金来源,是否来自于真实的经营利润?还是来自于变卖资产、减少投资等其他渠道?如果分红的资金并非来自于可持续的经营活动,那么这样的分红就如同空中楼阁,难以持久。

高比例转增:稀释股权的障眼法?

除了分红之外,钜泉科技还进行了高比例的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2022年每股转增0.45股,2023年更是高达每10股转增4.5股。这种高比例的转增,看似让投资者手中的股票数量增加了,但实际上,却稀释了每股的价值。

转增股本的本质,是将公司的资本公积金转化为股本,并分配给股东。这并不会增加公司的实际价值,也不会增加股东的实际财富。相反,由于股本的增加,每股收益将会被摊薄,从而降低了股票的投资价值。在我看来,高比例转增更像是一种“障眼法”,让投资者产生一种“占便宜”的错觉,而实际上,他们的利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更有甚者,一些公司通过高比例转增,降低股价,从而为后续的减持或再融资创造条件,最终损害的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结语:科创板的泡沫与反思

监管的缺失:谁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钜泉科技的案例,并非个例,而是科创板诸多乱象的一个缩影。在科创板快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监管的缺失和制度的不完善。很多企业,利用监管的漏洞,进行各种违规操作,最终受损的是那些盲目相信科创板的中小投资者。

科创板设立的初衷,是为了支持科技创新,但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就很容易沦为资本运作的工具。一些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包装自己,以高估值上市,然后通过各种资本运作,套取股民的钱财。而一旦上市后,业绩不佳,股价下跌,最终受损的还是那些相信科创板的投资者。因此,加强科创板的监管,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价值投资的迷失:科创板的未来在哪里?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科创板的价值投资理念正在迷失。在科创板,很多投资者不再关注企业的真实价值,而是盲目追逐概念和题材。他们相信,只要是“科创”企业,就一定有发展潜力,就一定能够带来高回报。这种盲目乐观的情绪,最终导致了科创板的泡沫。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深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模式和发展前景,从而判断其真实价值。但如今,很多投资者却忽略了这些基本面,而是被各种虚假的宣传所迷惑。他们相信,只要是“热门”的股票,就一定能够上涨,而忽略了其中的风险。这种投机行为,最终会损害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科创板的未来在哪里?是继续成为一个“圈钱”的工具?还是真正发挥支持科技创新的作用?这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科创板的定位,加强监管,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才能让科创板真正成为推动中国科技进步的引擎。

标签: DeFi Web3 元宇宙 NFT DAO

发表评论

比特币,区块链,汇率
Copyright © 2024-2025 . All Right Reserved
Sitemap Corolland区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