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AI游戏大棋局:混元大模型掉队?《和平精英》《暗区突围》争先

AI入侵游戏:腾讯的棋局与焦虑
社交裂变与游戏革新:腾讯的双线豪赌
腾讯,这家靠社交和游戏起家的巨头,如今正面临着AI浪潮的冲击。社交领域,我们可以看到“元宝”APP那铺天盖地的广告,以及微信接入“元宝”的动作,这无疑是腾讯在AI社交领域的一次激进尝试。但游戏呢?AI又将如何改造腾讯的游戏帝国?这显然是一个更加复杂、更具挑战性的命题,腾讯的焦虑也由此可见一斑。
发布会上的AI身影:遮遮掩掩的未来
在SPARK2025腾讯游戏发布会上,46款游戏产品的亮相,看似热闹非凡,实则暗流涌动。长青树《王者荣耀》推出动画剧集,试图延续其生命力;《三角洲行动》手游上线,瞄准射击游戏市场;国产3A大作《影之刃零》也放出即将公布发售日期的消息,吊足了玩家的胃口。然而,在这一片繁荣景象中,AI的身影却显得有些遮遮掩掩,欲说还休。
《和平精英》的AI试水:浅尝辄止还是未来雏形?
发布会上,唯一与AI大模型扯上关系的,居然是已经上线6年之久的“吃鸡游戏”——《和平精英》。这款日活8000万的老牌游戏,今年2月接入了DeepSeek大模型,让玩家可以与数字人吉莉对话,获取一些武器搭配、战术教学等方面的支持。但说实话,这种交互方式还停留在非常基础的层面,更像是一种噱头,而非真正的革新。
不过,在SPARK2025上,《和平精英》展示了其与AI大模型融合的“新”能力:数字人吉莉进化成了可以被指挥的AI队友。玩家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让AI队友执行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给我点5.56MM子弹”。这种程度的AI应用,真的能称得上是“改变游戏”吗?恐怕还差得很远。更像是为了迎合AI浪潮,而进行的略显敷衍的表演。
效率至上:AI对游戏行业的双刃剑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AI对游戏行业的潜在价值。一方面,AI可以通过智能NPC等方式,在交互层面给玩家带来一些新的体验;另一方面,AI也可以提升游戏研发在策划、美术上的效率,比如利用智能化开发工具实现自动化内容生成,或者在运营上提升数据体系建设的速度。然而,这种效率的提升,是否会带来游戏同质化、创意枯竭等问题?这是每一个游戏从业者都应该思考的。
混元大模型:缺席的C位?
从腾讯游戏的整体布局来看,AI正在对游戏行业产生影响,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令人玩味的是,腾讯自研的混元大模型,在其中似乎并没有扮演重要的角色。这究竟是战略选择,还是技术实力不足?或许,在腾讯内部,混元大模型还有着更重要的使命,只是暂时还没有在游戏领域显现出来。
内部赛马:魔方工作室的先发与光子工作室的抢跑
谁将代表腾讯游戏的AI未来?
微信是腾讯在AI社交领域的一张王牌,那么在庞大的腾讯游戏产品库中,谁又能扛起“AI+游戏”的大旗?谁能代表腾讯游戏的AI未来?这个问题,或许腾讯自己也在摸索。
《暗区突围》:被低估的AI先锋?
事实上,早在《和平精英》接入DeepSeek之前,腾讯旗下的《暗区突围》端游就已经开始研发AI队友。这两款游戏都属于射击类型,但背后的操盘手却不同:《暗区突围》出自腾讯魔方工作室之手,而《和平精英》则属于腾讯光子工作室群。这种内部竞争关系,也为腾讯的AI游戏之路增添了几分戏剧性。
科隆游戏展上的惊艳亮相:技术炫技还是战略布局?
早在2024年8月的德国科隆国际游戏展上,《暗区突围》中的AI队友F.A.C.U.L.就已惊艳亮相。那时,DeepSeek尚未声名鹊起,《暗区突围》就已经采用了大语言模型等先进的生成式AI技术,并打出了“全球第一款玩家能通过语音与AI互动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旗号。这究竟是技术炫技,还是腾讯的一次战略布局?
廖诗颺的AI专利:十年磨一剑的野心
“我开门,你扔雷”,“找到一个绿色箱子”,“用沙袋当掩体,再从沙袋绕到前方汽车后面”……在《暗区突围》展示的Demo视频中,玩家与AI队友可以实时语音交互,AI队友能够完美执行玩家下达的复杂战术指令,甚至还能根据环境做出灵活的反馈。这背后,是腾讯魔方工作室AI项目负责人廖诗颺及其团队默默耕耘的结果。早在2023年1月,在腾讯混元大模型尚未推出的情况下,廖诗颺和他的团队就已经开始申请AI相关的专利。这种提前布局,也体现了腾讯在AI游戏领域的野心。
GDC上的光芒与测试DEMO的无奈
《暗区突围》为AI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与游戏核心玩法结合做出了自研示范,今年甚至代表腾讯游戏亮相美国旧金山游戏开发者大会GDC。然而,这种沉浸式、硬核的AI体验,目前还仅仅停留在测试DEMO阶段,令人唏嘘。难道腾讯的技术实力,只能止步于DEMO展示吗?
《和平精英》的捷足先登:外援加持下的弯道超车
4月29日,《暗区突围》端游国服正式上线,但官方发布的预告中,并没有提及AI队友F.A.C.U.L.的相关介绍。而另一边,《和平精英》的AI队友却已经开始灰度测试。为何光子工作室能先于魔方工作室落地AI队友?原因可能在于,《和平精英》充分调动了外援力量,其AI队友的语音技术方案来自腾讯游戏公共研发运营体系的GVoice,AI大模型能力则来自于腾讯TEG技术工程事业群,当然还有DeepSeek的加持。这种“拿来主义”,让《和平精英》实现了弯道超车。
DeepSeek的价值:混元大模型的一次尴尬缺席?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和平精英》并没有过多提及腾讯混元大模型的能力,而是更多地强调DeepSeek的作用。这或许意味着,在某些技术层面,DeepSeek的表现要优于混元大模型。这也给腾讯的自研AI战略,蒙上了一层阴影。
战略选择:复杂性与优先级之争
当然,快并不一定意味着好。从目前展示的AI队友交互效果来看,《和平精英》远没有《暗区突围》丰富。有知情人士透露,一部分原因是该功能对《和平精英》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另一部分原因是《暗区突围》的端游远比手游复杂。这也反映出腾讯在AI游戏领域的战略选择:究竟是追求快速落地,还是追求深度融合?
工作室间的AI竞逐:一场关于未来的豪赌
总之,在腾讯游戏内部的AI竞逐中,尽管《暗区突围》更早启动AI研发,但《和平精英》凭借外部技术协同实现了更快落地。魔方工作室先瞄准了,但光子工作室先开枪。这场工作室间的AI竞逐,实际上是腾讯在AI游戏领域进行的一次关于未来的豪赌。
改变游戏?混元大模型的困境与希望
从《和平精英》到整个腾讯:混元大模型的真实处境
《和平精英》和《暗区突围》展现了腾讯游戏内部对AI的不同态度和策略。那么,站在更高的角度,放眼整个腾讯,其自研的混元大模型,特别是最新的3D生成大模型,究竟能在游戏领域发挥多大的作用?或者说,它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3D引擎的野心:腾讯的AI军备竞赛
毋庸置疑,腾讯在AI领域的投入是巨大的,其野心也显而易见。早在今年1月,腾讯就上线了混元开源3D生成大模型2.0升级版本,随后又推出了自研的3D AI创作引擎,并面向C端用户开放。4月份,混元3D生成大模型更是升级到了2.5版本,进化速度不可谓不快。这场AI军备竞赛,腾讯不想落后。
混元3D生成大模型:雷声大雨点小?
当时,混元明确表示,其3D生成模型已经开始应用于游戏3D资产生成等场景,并声称能够满足几何布线合理性、贴图准确性与骨骼蒙皮合理性等标准,甚至打出了“业界首个一站式3D内容AI创作平台”的口号。然而,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
用户社区的吐槽: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腾讯混元3D AI创作引擎的使用方法相对简单,用户可以通过上传图像,结合游戏场景生成基于个人形象的3D小游戏视频,打造专属IP游戏角色体验。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好多生成错误,不准,有瑕疵”,在混元官方组织的3D生成社群中,用户们纷纷吐槽AI创作引擎的使用效果。他们都是从腾讯混元的直播间引流而来,但真实的体验却与官方演示的效果相去甚远。甚至有用户抱怨腾讯混元3D AI创作引擎后台的GPU太少,“先让大家试试,用户数量上来后,估计才会扩容”。看来,腾讯的AI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激进的开放策略:混元大模型vs谷歌Genie 2
在是否开放给非专业用户这条路上,混元大模型比谷歌的Genie 2更为激进。去年12月,谷歌发布了新一代世界模型Genie 2,用户只需要使用单张提示图像,就可以生成可交互的3D游戏世界。尽管Genie 2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尚未大规模开放给C端用户使用,但其潜力不容小觑。混元大模型这种激进的开放策略,究竟是自信的表现,还是无奈之举?
GiiNEX:腾讯游戏内部更受重视的AI引擎?
事实上,在腾讯游戏内部开发中,比混元AI 3D更受重视的,是游戏AI引擎GiiNEX。GiiNEX是腾讯AI Lab自研的AI游戏引擎,已经应用在《元梦之星》等游戏中。它为玩家提供了一系列游戏内的UGC关卡设计工具,并帮助《王者荣耀》打造AI Coaching人工智能辅导方案,结合LLM大语言模型和TTS技术,为玩家打造可进行个性化语音教学的专属“游戏教练”。
UGC与AI教练:GiiNEX的多重角色
AI引擎GiiNEX的核心,是借助大模型等生成式AI技术,在研发和运营阶段提供包括2D原画、3D模型、剧情、对话、关卡、音乐、宣发素材等内容的生成,从而帮助游戏开发者提升高质量内容的生成效率。例如,单栋建筑的生成效率相比传统手工搭建可以提升50倍。这种效率的提升,无疑是游戏行业所迫切需要的。
AI驱动的数据体系:效率至上的底层逻辑
除了场景制作和内容生成,腾讯游戏在数据管理上的AI使用也随处可见。今年3月,腾讯游戏数据团队出版了《大模型工程化:AI驱动下的数据体系》一书,书中展示了腾讯游戏数据工作的实践经验及技术方法论,阐述了如何利用大模型技术在游戏经营分析场景中打造高效的数据资产体系,助力业务人员更迅速地获取数据并进行决策制定。其核心,仍然是AI提升游戏业务效率。
腾讯游戏AI图景:混元大模型的边缘化与机遇
从整个腾讯游戏庞大的业务系统来看,AI早已渗透到各个角落,无论是开发者效率的提升,还是玩家个性化的体验。腾讯游戏对AI技术的探索一直处于行业前沿,这种探索的力量来自腾讯各个游戏事业部、腾讯AI Lab以及外部的DeepSeek。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腾讯自研的混元大模型优先级似乎并不高。面对腾讯游戏内部的竞争壁垒,混元大模型最大的市场或许在于外部的中小团队和挑战者们。或许,混元大模型的未来,在于帮助那些没有资源、没有技术的小团队,实现他们的游戏梦想。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