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文章正文

农民翻身的机会来了!中央重磅文件曝光,未来十年这样暴富!

其他 2025年03月22日 22:30 34 author

引言:中央一号文件指明方向,农民增收是关键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犹如一份清晰的行动指南,明确提出了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和乡村治理水平的三大目标。其核心要义,在于千方百计地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从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农业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但归根结底,增加农民收入才是重中之重。未来,必须下大力气,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让全体农民过上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现状及各地探索

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2024年跃升至23119元,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持续缩小。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农民增收路径。

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及城乡差距缩小

全国层面上,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共同作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直接体现在农民收入的稳步提升上。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也反映出国家在平衡区域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努力。

浙江温州:构建“三位一体”的新型合作体系,促进共同富裕

例如,浙江温州积极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有效地整合了各环节农业生产要素和服务资源,推动广大农民走上共建共享共创共富之路。2024年,温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至44263元,同比增长6.3%。

四川成都郫都区:土地制度改革试点,集体资产增值带动农民增收

又如,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试点县之一,成都市郫都区主要承担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试点工作。其中,曾敲响四川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第一槌”的战旗村,2023年集体资产达11658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705万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3万元。这充分体现了土地制度改革对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积极作用。

政策支持:乡村振兴规划提供坚实保障

一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为农民增收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前不久出台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3—2027年)》,强调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这份规划,如同乡村振兴的“施工图”,为未来几年农业农村发展明确了方向和重点任务。

制约农民增收的短板与对策

也要看到,在拓宽农民增收路子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短板弱项。

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单一、市场信息不对称、资金短缺、人才流失

一是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低下。许多地区仍依赖传统农业,缺乏农业新质生产力和高附加值产业。二是市场信息不对称。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有限,难以把握价格波动和市场需求,市场议价能力不足。三是资金短缺。农民融资难,缺乏足够资金进行技术升级、扩大生产。四是人才流失。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未来创新。

解决之道: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作用,构建综合合作体系,破解发展困境

针对此,应综合发力,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主体协同作用,推进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形成市、县、乡三级综合合作体系,让资源、资金真正向农村倾斜,破解长期以来农民力量分散、技术匮乏、资金薄弱的困境,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这意味着需要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社会参与,三方联动才能真正激活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壮大县域经济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

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壮大县域经济。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

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这意味着要充分挖掘本地的资源禀赋,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坚持兴农方向,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供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

持续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促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推动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 这不仅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还能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进一步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完善企业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

发展乡村产业的根本目的是让农民增收致富

发展乡村产业根本是要让农民增收致富,不能富了老板、穷了老乡。

探索“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盘活农村资源资产

探索“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鼓励以出租、合作开发、入股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村资源资产,使农民有更多参与产业发展、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的机会。 这能够确保农民在乡村产业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避免出现“空壳村”和“空心化”现象。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专业技能

鼓励农民参与技能培训,提升工资性收入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自身专业技能,开拓收入来源。鼓励农民参与政府提供的免费培训或者远程网络教育培训,提升农业技能,提高工资性收入。

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等多种经营项目,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努力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等多种经营项目,利用好物流、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家庭经营收入。通过技能提升和渠道拓展,帮助农民实现多元增收。

标签: 农业 乡村振兴 农产品 电商 数字农业

发表评论

比特币,区块链,汇率
Copyright © 2024-2025 . All Right Reserved
Sitemap Corolland区块网